集團新聞
GROUP
NEWS
《今日浙江》雜志專題報道集團公司精準幫扶羅家鄉情況
來源:辦公室 發布時間:2017-02-15 17:12 瀏覽量:30366
2016年12月,《今日浙江》雜志《五水共治·“兩美浙江”》???,專題報道了集團公司精準幫扶羅家鄉、助力“五水共治”的情況。現將報道摘錄如下。
精準幫扶 助力“五水共治”
浙江因水而名、因水而興、因水而美。省委十三屆四次全會提出,要以“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為突破口倒逼經濟社會轉型升級,吹響了浙江大規模治水行動的號角。
在全面推進“五水共治”的浪潮下,省屬企業浙江省二輕集團公司積極響應省委省政府號召,通過幫扶結對工作,積極尋找企業與“五水共治”的結合點,努力為“五水共治”添磚加瓦。
結對幫扶,打造“生態河廊”
9月的衢州,秋高氣爽。走在龍游縣羅家鄉羅家溪邊,但見綠樹環繞,溪水清澈見底,游步道上游人如織。秋風送爽,一派江南水鄉景色,令人向往。
羅家溪,正以其“水清、岸美、景多”的特色,吸引著一批批的游客。這是羅家溪致力打造浙江“最美生態河廊”的成果。
羅家溪“最美生態河廊”工程于2014年初立項,總投資1200萬元。按照‘一次規劃、分期實施’的要求,分四期完成。
2007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曾來到羅家鄉,倡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思路,要求提升和利用好當地的生態環境資源。近10年來,羅家鄉積極踐行習總書記“兩山”重要思想,全力打造3A級“全鄉域旅游景區”。省委作出“五水共治”戰略決策,更是為該鄉新一輪的發展創造了條件。他們通過實施“最美生態河廊”工程,將全鄉的生態資源、農業資源、旅游資源和人文資源優勢融合貫通,著力打造出一條具有鄉村田園美麗風光的生態、休閑、運動的旅游線,成為了“山青、水綠、景美、休閑、養生”的世外桃源。
“在結對單位的大力幫扶下,‘最美生態河廊’已如期完成了一期工程。”羅家鄉黨支部書記陳懷俊說。
源頭治水,助力“五水共治”
陳懷俊口中的“結對單位”,正是省二輕集團。近年來,集團公司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戰略部署,按照“結對幫扶”工作要求,從2014年開始,幫扶羅家溪“最美生態河廊”項目建設。為切實做好幫扶工作,集團公司班子成員先后多次前往羅家鄉實地調研,確立了“生態優勢換旅游資源”的幫扶理念,并決定實施羅家溪“打造最美生態河廊”項目,以改善該鄉的水資源環境和人居環境,帶動旅游業、農家樂、居家養老等第三產業發展,實現生態富民。
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集團公司發揮自身優勢,使項目的實施得到順利進行。羅家鄉自“五水共治”開展以來,以“清千塘美百河”為工作重點,改造羅家溪河道景觀9.7公里,清理垃圾河20公里,清理河道垃圾181處,清理垃圾60余噸,清理淤泥2.11萬方,拆除河道周邊違章建筑162處,關停整頓沿河禽畜養殖場145處,設立垃圾點181處,發放垃圾筒2768個、垃圾袋164000個。同時,因地制宜,將沿線防洪、灌溉工程與沿岸黃茶研發基地、大觀苑紅木家具基地、歷史文化名村芰塘金村、丞相故里陸村村等著名景點與旅游結合起來,實現治水與景區建設相互統一,將羅家溪打造成集旅游、休閑、養生及產業發展為一體的最美溪流,推動溪邊各村是“盆景”向全域“風景”轉變。
以水為媒,共筑“美麗鄉村”
“‘五水共治’是我省‘功在當前、利于長遠’的一項關鍵性工作,為‘五水共治’出一份力,既是省委省政府的號召和要求,也是每一家企業尤其是省屬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省二輕集團近幾年來按照省委省政府轉型發展組合拳的總體部署,大力實施“二次創業”戰略,企業經濟效益和綜合實力顯著提升,這次希望通過幫扶結對,力所能及地為羅家鄉的‘五水共治’出一份力,履行好省屬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省二輕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沈志云如是說。
通過前兩期整治工程的實施完成,羅家溪“最美生態河廊”和“五水共治”工作已取得了顯著的成效。2015年以來,該鄉出境水質保持二類優質水標準,被評為全國環境優美鄉、全國生態鄉。龍游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徐雄強介紹說,“最美生態河廊”項目的實施不僅改善了羅家鄉環境,更加速了鄉村旅游業的開發,促進了農民增收,對羅家鄉的經濟、社會、生態、文化等各個方面都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隨著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羅家鄉充分利用鄉村資源,主打“美麗鄉村”、“特色小鎮”特色牌,鄉村休閑旅游搞得紅紅火火。還立足山區獨特資源,提出“保金山銀山,興黃茶之鄉”發展思路,以抓工業的方式培育發展黃茶產業,推動“傳統農業”向“生態產業”轉變,黃茶種植總面積達296畝,年均畝產干茶20公斤左右,畝均凈收益3.5萬余元。將芰塘金村作為全域旅游的啟動點,突出“運動小鎮”特色,先后建成休閑廣場、親水游步道等旅游設施;完成峽谷漂流、浙江省水上相親點、CS農村巷戰場地、浙江省十大人文古道、野生魚垂釣等項目建設;新設狀元谷及芰塘金旅游標識標牌40余塊,發展民宿床位130余張,形成“七項運動、七大懸疑、七種美食”的“浙西秘境”旅游品牌。2015年,全鄉吸引游客達30多萬人次,旅游收入超過千萬元;新建農家樂20多個。在鄉村休閑旅游產業的帶動下,村民嘗到了增收致富的甜頭。2015年,全鄉農民人均收入15869.7元,比上年度增長11%。截止到目前,全鄉共消除年收入4600元以下農戶448戶1012人。
如今,羅家鄉以打造羅家溪“最美生態河廊”項目為切入點,通過治污排澇、建景添綠,使“五水共治”工程成為了一項引領全鄉生態家園建設,助推鄉村生態休閑旅游發展和助農增收的民心工程,真正實現了以治水抓轉型、促發展的目的,初步達成了“因水而富”的美好愿景。
3年來,省二輕集團對羅家鄉每年投入幫扶資金100萬元,帶動了“最美生態河廊”工程的順利開展,推動了該鄉生態家園建設和鄉村生態休閑旅游經濟發展,走出了一條精準幫扶、助力“五水共治” 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