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新聞
GROUP
NEWS
浙江日報專題報道我司科學發展情況
來源: 發布時間:2009-06-04 11:14 瀏覽量:38046
浙江日報于2009年6月3日第12版專題報道我司近幾年來科學發展、創業發展的工作情況,文章標題為《創業創新,再立新功》。
文章全文如下:
創 業 創 新 再 立 新 功
——省二輕集團公司科學發展拓新路
浙江省二輕集團公司,無疑是“浙江城鎮集體經濟”時代變遷的縮影和發展的標志。1997年,由省二輕工業總公司成建制改建而成的省二輕集團公司,在歷經政企轉軌、管理職能轉變和產權制度改革后,現已發展成為一家治理嚴謹、制度先進、業務多元的投資控股集團,投資和管理的企業達20余家,系省政府主管的大型集體企業。2008年,集團公司銷售收入達到58億元。
回眸過去風雨數載,省二輕集團公司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科學理論武裝頭腦,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堅持以現代發展理念指導經營行為,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提高企業素質。踐行科學發展觀的歷程,就是二輕人發揚“合作、創新、共享、自律”精神的奮斗足跡,就是二輕人埋頭苦干、自強不息的創業風采寫照。
改 革 釋 活 力
——深化企業改革,創造體制優勢
我省二輕系統的改革,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就已起動,屬于全國城鎮集體企業改革的先發地。至本世紀初,集團公司的改革進入關鍵階段。尚處于經營狀態的下屬企業,普遍存在著冗員眾多、經營機制老化、市場競爭力降低、企業效益每況愈下等諸多問題。改革,已是迫在眉睫。但是由于集體企業的先天性缺陷,無法享受到國家的相關優惠政策,改制的巨額成本以及各種疑難雜癥,只能由集團公司自己來解決。為了解放生產力,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產權體制,集團公司排除萬難,把改革作為發展的首要任務,堅定不移地推進下屬企業改革。
在改革前行的路上,省二輕集團公司體現了自身體制改革清晰的思路和明顯的特色,在實踐中探索出了特有的“浙江二輕改革模式”。這個模式就是打破原來一元化的集體資本股權結構,引入企業經營班子和骨干職工的個人資本,形成集體股權和職工自然人股權相結合的多元化股權結構。在股權置換的同時,職工身份進行了置換,由原來的“企業人”變成“社會人”,改制企業與職工建立了新型的勞動關系。為了充分體現“集體資產集體共享”的特點,進一步激勵經營團隊和職工的能動性和創造性,有利于改制企業可持續發展,集體與個人共同分享資產的增值,集體股東將自己應得的部分利益獎勵給經營團隊和職工,即經營團隊和職工為企業賺取的利潤越大,其分享的成果就越豐厚。這種“共享”的實踐,著實增強了集體企業職工的原動力,促進了各改制企業經營業績的明顯提升。
隨著各企業產權制度改革的基本完成,近年來,省二輕集團公司將改革的重點轉移到深化上,著力于股權多元化改革、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的完善和經營機制的創新。
深化改革的每一步,都讓傳統的集體企業迸發出時代的活力:
——浙江二輕企業集團進出口有限公司由集體控股轉為職工自然人控股,走在了省屬外貿企業改革的前列。
——浙江申達機器制造有限公司成功引進戰略投資者,順利完成股份制改造。
——浙江華銀非織造布有限公司實施了經營團隊增持計劃,受讓部分集體股權后實現控股地位,成為集團公司范圍內加工型制造業深化改革的示范。
經濟全球化使市場變得更加廣闊,“二輕人”秉承著共同發展的理念,在內部改革改制的同時,積極走合資合作的國際化發展道路,以開放態度利用世界先進技術、品牌和資金創造競爭優勢。集團公司先后與日本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合資成立了杭州松下馬達有限公司,與韓國LG集團合資成立了杭州樂金化妝品有限公司。
轉 型 促 升 級
——調整產業結構, 優化發展路徑
近年來,圍繞集體資產保值增值和企業又好又快發展目標,省二輕集團公司致力于調整轉型,在鞏固和提升商貿業、塑料機械和制品制造業、商品住宅開發等原有業務的同時,著力在產業結構調整方面做文章。
“省工藝”、“省皮塑”是我省內外貿行業的老字號招牌,至今仍然在業內擁有較高的影響力。國際國內市場行情的跌宕起伏,令傳統貿易遭遇嚴重的寒流。近年來,包括省工藝品進出口有限公司、省皮革塑料有限公司在內的集團下屬貿易企業積極主動應對形勢變化,大力優化出口商品結構,提高商品技術含量和品牌附加值,延伸流通產業鏈,努力從傳統商貿公司向現代綜合貿易服務商轉變。
浙江申達機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實力最強、水平一流的塑料機械生廠家之一。這幾年公司高度重視技術改造和產品結構優化調整,先后研制的多個智能型、節能型新產品受到國內外用戶的青睞。為了大幅提升生產規模和產品檔次,該公司將進一步增加投入,并通過有效的資本運作,開拓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邁入先進制造業行列。
結合自身的比較優勢,省二輕集團公司將發展類金融和現代商業地產服務業作為今后重點培育的戰略新產業,作為轉型升級的支點。2008年,集團公司投資組建了“浙江輕工聯擔保有限公司”,向信用擔保領域邁出了大膽的一步。同時積極籌劃成立典當公司,參股小額貸款公司,參與創業投資基金……類金融產業投資布局正有條不紊地展開。
優化配置地產存量,開發經營商業地產,發展商務樓宇經濟,省二輕集團公司對這塊業務的思路非常清晰。杭州城市中心商務大樓——浙江二輕大廈的更新改造項目,是集團公司商業地產運作的重大手筆,現已正式啟動申報工作,預計改造后將徹底改變原有面貌,再度成為延安路亮麗的商業標志。省二輕建筑裝飾材料市場自去年順利遷至大關路288號以后,硬件設施和軟件服務都有了顯著改善,目前正致力于創建星級專業市場。此外,利用原有地塊資源,集團公司正在積極探索科技新材料孵化器開發項目。
創 新 添 后 勁
——破束縛勇開拓,推動科學發展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回顧過去,創新精神一直是二輕企業堅守的企業精神,創新實踐更是集體企業自力更生、克服困難、謀求改革發展的重要手段。
改革開放以來,省二輕集團公司創新工作取得了令人振奮的成績:曾入選“中國最大500家企業集團”之列;省工藝品公司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一直名列中國進出口規模最大的500家企業行列;申達塑機曾榮獲國內塑料機械唯一最高獎——國家銀質獎;華江科技公司曾圓滿完成聯合國環保項目;華銀非織造布公司彈性無紡布等項目曾獲得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技術創新獎……
近兩年來,省二輕集團公司在技術創新和品牌創新方面又有了新的突破。集團公司范圍內獲得多項新型實用專利授權;申達機器公司與華江科技公司分別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浙江省高新技術企業”;“申達”牌注塑機被評為“浙江名牌產品”,省二輕企業集團進出口有限公司的“艾詩雅特”服裝榮獲“中國馳名商標”稱號。
為了使創新工作能夠真正成為驅動企業發展的持續動力,省二輕集團公司結合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提出了“創新強企”的響亮口號,以此作為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有力抓手。省二輕集團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戴震華認為,企業要發展,要在市場中有競爭力,必須創新,并且是持續創新。集團公司將在“創新強企”年活動的第一年,拿出百萬元巨資獎勵創新項目,希望以創新促轉型,以創新促提升,爭取通過三到五年的探索實踐,形成一套切實有效的創新體系,建立持續創新的長效機制;培養一批思想解放、勇于開拓、能力卓越、善于合作的創新團隊和個人;營造一種自強不息、堅韌不拔、講求實效、寬容失敗的創新文化;促進企業經營業績的提升,力爭創新項目帶動銷售規模和利潤年遞增10%。
人 才 筑 支 撐
——以人為本,大力實施人才戰略工程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人才是企業發展的第一要素,省二輕集團公司深諳其中內涵。多年來,隨著產業升級和市場競爭的需要,集團公司一直強調人力資源建設的重要性,花大力氣構建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人才隊伍。經營班子年齡結構老化、知識結構失衡、能力素質匹配度低等問題,是集體企業的傳統弊病,通過幾年的努力,上述結構性問題得到較好改進,人才隊伍的綜合素質有所提高。
“合作”,“共享”,這兩個主題詞在二輕是用得最多的。集體資產,集體管理,集體共享,在集體組織這個和諧舞臺上,每一位二輕職工都能充分履行應有的權利,施展自己的才華。
“尊重人才、發展人才、實現人才的自我價值”,是二輕多年秉承的用人之道。集團公司構筑的由員工培訓、個人發展和梯隊建設等多環節組成的員工職業發展通道,以及科學的考核體系與創新的激勵機制,有力地激發了員工的創業積極性。拼能力,比貢獻,講業績,在集團公司已蔚然成風,一個個善于合作、勇于開拓的創新團隊正在不斷涌現。
為促進集團轉型升級和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戰略支撐點,省二輕集團公司正著手編制戰略發展規劃,并把人才規劃作為其子規劃進行認真研究部署,目標是打造兩支一流的隊伍,即經營管理者隊伍和專業技術工人隊伍。為滿足集團公司快速發展的需要,今后三年內,集團公司將面向海內外高薪引進四十多名各成員企業迫切需要的高級經營管理人才,以此來帶動各企業管理水平和市場駕馭能力的提高。
上一條:“東方麗都”開盤告捷
下一條:集團公司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