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數字賦能降本增效 申達機器重新定義塑機工業生產新模式
來源:浙江在線 發布時間:2022-06-08 17:48 瀏覽量:12885
近日,“申達——數字化改革實踐”案例獲選2021年度浙江國資國企“一件事”優秀改革實踐案例。鼠標點點,生產進度、實時庫存一目了然;系統輸入檢驗結果,不合格產品入庫自動受限,產品管控更為精準……去年,浙江省二輕集團下屬浙江申達機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申達機器公司”)MES系統正式上線,結合PLM研發、WMS倉庫管理、設備采集平臺等數字化系統,通過數字賦能,重新定義了數字化時代下塑機工業新生產模式。
工廠全景
信息協同共享 打破生產黑箱
“以前要了解生產進度、庫存情況,要么打電話找車間主任,要么跑去車間現場問。”提到數字化改革帶來的變化,申達機器公司計劃部的李工頗有感觸。
據介紹,在以往傳統模式下,生產數據全靠人工采集,無法做到實時有效更新,滯后的信息反饋使得生產現場如同“黑箱”。比如“庫存情況了解”這一環,雖然倉庫每天都會對庫存進行統計,但是報表顯示的庫存數依舊滯后于實時庫存,仍需進一步確認,這就徒增很多無效做工。此外,塑機生產所需的零部件多,工作人員備貨全憑經驗,人為估算導致備貨過早過晚,進而影響裝配進度或侵占庫存資金。
“有了數據分析平臺,實時庫存多少、生產進度到了哪里,電腦上點點都可以看到,計劃時間可以節省近三分之一。”李工粗略估計。憑借數字化平臺,申達機器公司實現業務數據等信息的協同共享,有效破解生產進度“黑箱”問題。
在一年實際運行下,公司賬卡物一致性達到98%以上,庫存金額降低10%以上,呆滯庫存明顯降低。
智能工廠一角
零件精細化管理 提高質量可控程度
產品檢驗是保證產品質量的重要一環。通過MES+WMS物料管理系統集成化,申達機器公司將原先的批量管理調整為精細化單件管理,工單與物料綁定追溯,每件半成品、成品都能實現追溯,物料管理能力實現質的提升。
先進裝配作業流水線
同時,強制性卡控使得不良產品及時攔截,實現檢驗品質管控功能。“舉個例子,原先產品送檢時,工作人員僅靠紙質表單檢查并手動將產品入庫,容易出現不合格件誤入庫的情況。現在通過系統注入檢驗結果,倉庫不會收到不合格產品的推送任務,掃描到不合格件的時候也無法操作入庫。”申達機器技術研究院的葉超介紹道。
插上數字化的翅膀,申達機器公司零件送檢不良率改進65.6%,產品一次交檢合格率提升了5.3%,三包不良率改進35.7%,產品質量得到較大提升。
作為我國最早的高端注塑機專業制造企業之一,申達機器公司一直秉承“企業改革發展難點就是黨建工作重點”的理念,扎實推進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自2019年起,通過智能裝備與MES、ERP、WMS、PDM等系統的高效協同與集成,構建產品研發到訂單交付全過程數字化管理,成功實現制造管理流程優化。目前,申達機器公司已成功入選2021年省級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試點示范企業和省級“專精特新”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