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新聞
GROUP
NEWS
《浙江日報》發表《全力打造工美產業集成服務平臺》
來源:浙江日報 發布時間:2019-08-05 11:29 瀏覽量:43666
8月5日,《浙江日報》理論版刊發了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虞岳明,黨委委員、副總經理蔡玉林署名文章《全力打造工美產業集成服務平臺》,全文轉載如下:
全力打造工美產業集成服務平臺
虞岳明 蔡玉林
最近,結合主題教育,省二輕集團圍繞“舉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問題,深入進行調查研究,進一步明確了發展思路,確立了堅定不移地“舉工藝美術旗幟,揚工藝美術文化,走工藝美術產業與旅游、時尚、數字經濟產業深度融合發展之路”的戰略定位,提出了全力打造全省工藝美術產業集成服務平臺,培育工藝美術全產業鏈綜合服務提供商,引領全省工藝美術產業繼續走在全國前列的目標。
一、打造全省工藝美術產業集成服務平臺的意義
打造全省工藝美術產業集成服務平臺,是賡續歷史、傳承文明的需要。浙江是中國工藝美術的起源地之一。早在新石器時代的河姆渡文化,就有紋飾樸素美觀的夾炭黑陶;良渚古城遺址及其出土的大量精美玉器,成為中華五千年文明的實證;浙江又是絲綢和瓷器的發源地。浙江是名副其實的工藝美術大省,工藝品種、工藝造詣、工藝人才、產業規模一直位于全國前列,有“百工之鄉”的美譽。傳統工藝品涵蓋11個大類、128個品種;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數量占全國的1/10以上;從業人員50萬以上。如何在新時代賡續先人文明,保護傳承傳統工藝美術文化,再創工藝美術的輝煌,是當前面臨的重大課題。打造全省工藝美術產業集成服務平臺,是二輕集團義不容辭的責任。
打造全省工藝美術產業集成服務平臺,是弘揚工美文化、建設文化強省的需要。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把文化產業作為重點培育的八大萬億產業之一,積極實施文化強省戰略。工藝美術是浙江的文化符號,是文化產業的大類,建設工藝美術強省是建設文化強省的有機組成部分。同時,工藝品既是商品又是藝術品,歷來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對精神生活追求的提升,增長空間會越來越大。2018年全省工藝美術總產值1500億元,占GDP的2.67%。二輕集團要充分發揮自身在保護傳承工藝美術文化、發展現代工藝美術產業中的獨特優勢和主力軍作用,助推工藝美術成為支柱產業,為建設文化強省作出應有的貢獻。
打造全省工藝美術產業集成服務平臺,是贏得優勢和地位、體現價值和擔當的需要。從省屬文化企業的產業屬性來看,有以圖像和聲音傳播、紙質媒體傳播、出版業和出版物批發零售、文化產業投融資為主業的文化產業集團,但這些企業都沒有工藝美術產業的布局。再從工藝美術產業發展的現狀來看,規模小分布散、資源集中度不高、骨干企業不多、品牌知名度不響,缺乏大型龍頭企業。二輕集團具有發展工藝美術產業的產業基礎和潛在優勢,唯有把工藝美術作為核心主業,才能彰顯個性和特色,贏得優勢和地位,體現價值和擔當。
打造工藝美術產業集成服務平臺,是挖掘自身潛在優勢、培育核心主業的需要。二輕集團曾經有過輝煌的過去,但在市場經濟大潮中逐漸失去了競爭力。但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們有歷史遺留下來的大量優質資產;有承載著工藝美術文化基因的工藝品公司和工藝美術研究院;具有發展工藝美術產業的人脈基礎、渠道基礎和產業基礎;與一大批國家級、省級工藝美術大師有一種天然的情感基礎;仍然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要從老二輕的歷史中尋找有價值的“遺址”和“碎片”,重新對它們進行梳理,挖掘出潛在的資源和優勢,并與現有的業態進行嫁接重構,培育出具有競爭力的核心主業,贏得后發優勢。
二、全省工藝美術產業集成服務平臺的總體構想
堅持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堅持工藝美術文化保護傳承與工藝美術產業發展并重,按照“平臺化、產業化、品牌化、資本化”的發展思路,以文化為基因、產業為核心、資產為紐帶,發揮潛在優勢,整合相關資源,建設由核心企業、骨干企業、協同企業和外部合作方組成的全省工藝美術產業集成服務平臺,推動工藝美術產業與旅游、時尚、數字經濟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力爭用5年時間,把二輕集團培育成工藝美術全產業鏈綜合服務提供商,全省一流、全國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大型文化產業集團,進入全國文化企業30強。
打造全省工藝美術產業集成服務平臺,基礎在“產業”,關鍵在“集成”,目的在“服務”。產業是集成的基本要素,服務的原始資本,平臺的有源之水。集成是做大做強產業、發揮平臺服務功能的重要手段和途徑。產業集成的目的是服務于工藝美術文化的保護傳承,服務于全省工藝美術產業的創新和發展,服務于文化強省建設。
打造全省工藝美術產業集成服務平臺,必須實行“點”與“線”結合,集成工藝美術的相關產業、項目和業態,形成協同發展的產業鏈;“實”與“虛”結合,搭建線上與線下、虛擬與實體融合發展的立體經營架構;“內”與“外”結合,利用內部資源撬動外部資源,拓展發展空間,形成一業為主、多業聯動的產業格局。
三、全省工藝美術產業集成服務平臺的業態布局
工美智力支撐業態。構建市場化、大眾化的工藝美術教育培訓體系。主要從事工藝美術人才培養、技術培訓,傳統工藝美術技藝傳承,美術、藝術類院校考前培訓輔導等業務。
工美創新轉化業態。發揮工藝美術研究院的智庫作用,構建工藝美術創新研發體系。主要從事工藝美術基礎材料研發、文化創意設計、傳統工藝品創新轉化等業務。
工美產品交易業態。線上與線下結合,構建多維度、全方位、立體式的工藝美術營銷體系。主要從事普通工藝品和衍生產品的銷售、工藝精品定向服務、高端工藝禮品定制服務等業務。
工美中介服務業態。加強與行業協會、商會的跨界聯動,構建工藝美術延伸服務和增值服務體系。主要從事工藝品鑒定、拍賣、展覽、鑒賞,工藝美術雅集、交流、咨詢等業務。
工美金融服務業態。引進戰略投資者,組建工藝美術文化基金、藝術銀行,構建工藝美術金融服務體系。主要從事工藝品投融資、典當、工美企業孵化、工美資產證券化等業務。
工美傳播推介業態。構建工美傳播推介體系,重樹工藝美術大省旗幟,打響工藝美術品牌,講好工藝美術故事。主要從事工藝美術傳播推廣業務。
工美數據網絡業態。抓住建設東方美學休閑體驗中心的契機,打造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數據信息庫和工美數字博物館,發揮浙江互聯網技術世界領先的優勢,構建工藝美術數字網絡體系。主要從事工藝美術數字化服務。
工美創意示范業態。利用申達機器公司老廠區資源,借助之江文化產業帶的區位優勢,打造可復制的工藝美術主題創意示范園——東方美學休閑體驗中心,構建工藝美術創意示范體系。主要從事示范園的功能定位、規劃布局、創意主題設計、園區運營管理等業務。
浙江日報:《全力打造工美產業集成服務平臺》
http://zjrb.zjol.com.cn/html/2019-08/05/content_3252704.htm?div=-1
浙江新聞客戶端:省二輕集團 | 打造工美產業集成服務平臺
https://zj.zjol.com.cn/news.html?id=1257979
《浙江日報》理論版
浙江新聞客戶端
上一條:集團公司召開老干部座談會
下一條:集團公司黨員培訓中心設計方案出爐